2010年1月5日

[雜談] 硬碟備份好? 光碟備份好?

Standard

這篇是相當主觀的一篇文章,大家看看就好XD

我時常會和人討論到備份檔案要選用何種儲存媒體,如果是在三年前的話,由於硬碟太貴,我可能還是會推薦使用光碟備份。但隨著時代演進,硬碟對上光碟,已經不再有價格上的劣勢了,而且自從IEEE 1394、USB、e-SATA等界面的開發,使得拔插硬碟不需要重新開機,使得硬碟使用上更方便。下面是我自已所想的優缺點比較。

更新

2010/05/05  追加Windows事件檢視器,追加及修正一些內容

以下為以總容量1TB儲存來比較優劣

硬碟

優點:

  1. 「體積:容量」相對小巧,3.5”或2.5吋的產品均有1TB以上的容量
  2. 讀寫速度快,就算使用USB2.0的界面,也能有每秒20~30MB/s的速度,使用e-SATA或USB3.0的話,甚至能達到100MB/s以上的讀寫速度。
  3. 搜尋(seek)速度遠快於光碟關於Seek Time的解釋在這裡
  4. 單位容量大,不易造成容量浪費
  5. 事後可修改
  6. 檔案備份直接拉進去即可,大量備份時,更能突顯大容量硬碟的方便性
  7. 容量夠大,能裝的東西愈多,減少一直抽換的次數
  8. 除了早期外接盒和主機板有137G的問題,現階段XP有2TB限制和先進格式的問題,基本上沒有挑硬碟的問題(除了Windows NT架構以外都不能寫入NTFS的問題)
  9. 保存性,硬碟好好的用個兩年三年都不太容易固障,甚至八年九年都能正常使用。而且硬碟壞掉之前往往會有一些警訊出現…像是雜音之類的,Windows事件檢視器,硬碟內建的S.M.A.R.T技術資訊也有跡可尋。
  10. 除了運作時相當怕衝擊,基本上硬碟還算滿耐摔的
  11. 而且你裝再多的資料,重量都不會變喔!!
  12. 可以使用磁碟列陣(RAID)技術提升速度或增加保存安全性
  13. 在Windows NT架構的系統都能使用NTFS格式,幾乎沒有單檔大小限制的問題
    註:Windows 2000、XP、Vista、7以及未來推出的系統均為NT架構

缺點:

  1. 事後可修改的缺點,就是不小心沒備份到又改錯或誤刪的話,就欲哭無淚了XD
  2. 單一硬碟雖容量大,但一次要買個兩三顆時,荷包還是會痛,如果是極重要,數GB內的小檔案,選用光碟做多重異地備份較為容易
  3. 硬碟一壞往往是整個通通壞掉
  4. 如果你是要給別人檔案時,你總不可能是再買一顆硬碟送去給他吧_A_
  5. 運作中相當害怕受到衝擊
  6. Windows XP的MBR使得硬碟容量受限於2TB,而Windows XP對未來的4K先進格式硬碟無法發揮正常性能。但這個問題會隨著軟硬體的更新而漸漸淡化。
  7. NTFS規格雖然好用,但是有平台限制的問題,Windows NT核心外的系統(包括隨身聽、電視遊樂器、蘋果、Linux) 要嘛連讀都不能讀取,要嘛就能讀不能寫入
  8. SATA介面起初設計就是不耐多次拔插,相當容易壞掉的介面,不過實際情況與現在是否有改良就不得而知了。 

光碟

優點:

  1. 不能修改,其實也算是一種優點XD
  2. 容易多重易地備份
  3. 就算壞也是單片單片壞的 (不過更可怕的是…見缺點9)
  4. 要寄送、分享大檔案給別人時,光碟仍然是最佳選擇之一
  5. 普及度相當高,幾乎大多數的電腦都有讀取設備(但最近的輕薄筆電幾乎都不將光碟機列為標準配備了)

缺點:

  1. 1TB如果以每片4.7GB燒滿的話,需要212片光碟,相當於4.2筒50片裝的布丁筒,如果用光碟本裝的話,將會更佔體積。什麼?用DVD-9來燒?別傻了,DVD-9高速的太貴,低速的會燒到天荒地老,而且燒錄品質一直都很難有重大突破。除非有必要,不然不推薦DVD-9。
  2. 就算以22x的速度來計算,速度僅28.6MB/s,但這還是在光碟最外圈才能達到的極限速度,平均速度大概只有16~20MB/s。如果光碟保存不良或光碟機挑片的話,速度會再往下掉…。
  3. 搜尋(seek)速度很慢,如果是載入很多小檔或讀取流量較大的影片檔,光碟花費的時間會比硬碟多很多。
  4. 單位容量小,常差個數十甚至數百MB燒不進去,而必需換片燒錄,容易造成容量浪費
  5. 燒完後即為唯讀檔,不可修改,你燒完才發現光碟缺檔或光碟名稱打錯,不好意思,你只能重燒一片。(RW片只能刪除,DVD-RAM太貴又不夠普及…不列入討論)
  6. 當大量備份時,要一片片的放片、要一片片的執行燒錄動作、燒完還要一片片的收藏好,拿出來讀取又要一片片找,即使有使用CD-Index管理,在翻找時仍然是相當費時費神(再參考第7點的等待讀取時間)
  7. 容量太小,幾乎讀沒多少東西就要換片了,而且每換片一次,就要等待光碟讀取完成才能使用。 從放入片子到讀取完成最快也要花20秒以上,如果讀取不順的情況下,有可能讓你等個1分鐘,最後才告訴你它讀不出來。
  8. 挑片問題…永遠是光碟的痛
  9. 爛片爛燒錄機什麼時候蒸發掉資料都不清楚,當燒的資料一多時,事後要一片片的確認更是痛苦。 (再參考第7點的等待讀取時間)
    一般來說光碟三、四年之後,就陸陸續續會出現資料消失或讀取不順的問題了。爛的燒錄機(尤其是筆電內建),燒出來當天可能就讀取不順了…好的片子或機器應該比較有機會撐六年吧…
  10. 光碟還滿怕刮傷的,容易影響讀取。(再參考第7點的等待讀取時間)
  11. 一片只有4.7~8G的容量,當你想備份單一容量大一點的檔時就頭痛了。收ISO檔的人,未來會愈來愈頭痛。 (再參考第1點的DVD-9問題)

現在1TB 3.5吋硬碟已經跌到3000元有找了,平均1GB只需要不到3塊錢(2010年4月買2TB的平均1GB只要2.5元)。而光碟就算用一片12元的,平均1GB還是需要2.5元。加上容易浪費容量費時費神燒錄的缺點,我仍然會推薦使用硬碟做為主要的備份手段

光碟基本上比較適合做為多重異地備份的手段,像是作業、報告等等的…這些東西通常啦…很難有數百GB的大小,而且這些東西可不是上網抓一抓就能重新入手的心血結晶,多一道備份手續總是值得的


追記:S.M.A.R.T.

硬碟保護神 S.M.A.R.T技術深入分析

可以使用CrystalDiskInfo等軟體查詢硬碟的S.M.A.R.T.內容


追記:Windows 2000、XP的事件檢視器

控制台→系統管理工具→事件檢視器→「系統」分類,這裡會列出很多Windows運作中的各種錯誤訊息,包括硬體問題,有時能找出很多問題點所在。(感謝hcl提供)

ide

而跟硬碟有關的來源(Source)處會寫Disk,你可以記下「事件ID(Event ID)」,再到相關網站查詢ID所代表的意義。如http://www.eventid.net/

EventID

像上面的例子,找到Event ID為7,Source為Disk的訊息,接著點下面進去看看別人討論這個訊息的內容為何。

Related Posts:

  • 惡靈古堡6 (Bio Hazard 6)全破+一點系列心得 雖然我玩的是美版,但我還是習慣稱呼為Bio Hazard。 從1996年的1代,讓很多少年晚上睡不著,2、3代及聖女密碼的劇情延伸,故事線愈來愈豐富,但味口被愈養愈大,僵屍不再恐怖了,生存壓力愈來愈小,所以又再生出1代重製版及0代,不過這兩片我接觸的比較少。 從4代開始,這代被我稱為「新感覺動作… Read More
  • [呼籲]即便白天,雨中行車也請記得開車燈 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把想講的事情以行動來表達 我發現很多人白天雨中行車是不開車燈的,這絕對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,你能看清楚上面的照片中有幾台車嗎? 1.雨天光線變少,路面因水反光,導致視線不佳 2.後照鏡碰到水,造成視線阻礙,使辨識度降低 在這種情況下,你不能奢求別人能清楚看到你。如果你多開了車燈… Read More
  • [iOS] 我的手機必裝的瀏覽器 可能有人會覺得,用Safari就好了,為什麼要再額外安裝瀏覽器?以下看我的分析,為什麼我會需要額外安裝其它的瀏覽器。 Opera mini Web Browser Opera mini Web Browser 下載 Opera在電腦上一直都是以輕巧省資源的代表之一,連… Read More
  • 你該學會Dropbox的理由 現代人不管求學或工作都離不開電腦,尤其是每天接觸到的各種裝置就超過兩台以上。當裝置愈多時,其實資料傳遞是最麻煩的一件事。而這篇要介紹的是近年最簡單又實用的Dropbox!! 忘掉隨身碟吧 回想一下以往你都怎麼在家裡及在學校或公司處理同一份文件的? 在公司建立一份文件 → 儲存在電… Read More
  • 為什麼要選擇iPad?這篇文章也想了很久了,應該能給想要入手平板的人知道一下,為什麼平板我只推薦iPad。 比例的重要性 坊間的平板,除了LG有和iPad一樣推出4:3的螢幕外,其它都清一色的推出16:10的比例。但他們都忘了一個重點,平板的用途不只有看影片! 16:10或16:9的寛比例螢幕幾乎只在看影片用… Read More

0 讀者回應: